- A+
宜兴位于长江下游的美丽富饶的太湖之滨,其独特的紫砂泥资源和灿烂的茶文化相结合,为陶瓷奇葩--紫砂陶的出现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宜兴紫砂陶土的品种繁多,因此我们所见的紫砂茶具的颜色也五彩缤纷。天然紫砂泥质有红泥,或称朱砂泥、紫泥、本山绿泥(呈米黄色)、天青泥(堪称泥中黄金,出矿时呈绿颜色,十分难得)和调砂泥。紫砂泥的材质特点有可塑性好;干燥收缩率小;紫砂泥本身不需要加配其它原料就能单独成陶;成品陶中有双重气孔结构;紫砂泥土成型后不需要施釉。
紫砂陶制作技艺举世无双,它以特产于宜兴的一种具有特殊团粒结构和双重气孔结构的紫砂泥料为原料,采用百种以上的自制工具,经过打泥片、拍打身筒(圆器)、镶接身筒(方器)或镶接与雕塑结合(花器)、表面修光、陶刻装饰等步骤最终完成陶制品。
宜兴紫砂陶品类众多,有壶、杯、碟、瓶、盆、文具雅玩、人物雕塑等等。其中的茶具为代表之作。宜兴紫砂壶,不仅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有无可比拟的独特优点:因表里不施釉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所烹之茗,醇芳隽永,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越宿不易馊;泡茶沏以开水时,冬不易冷,夏不炙手;赏用日久,越安放细润,光洁古雅,有“世间茶具称为首”的赞誉。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兼具,文化内涵与艺术表达形式的提高,使宜兴紫砂越出国境,饮誉世界。早在1962和1930年宜兴紫砂就分别在美国费城和比利时世界博览会获得金、银质奖。
紫砂壶造型独特,随意自由,既有大众喜欢的合欢壶、鱼化龙壶、吉祥壶、金钱如意壶等,也有文人雅士崇尚的梅段壶、竹段壶、菊瓣壶、南瓜壶等,又有鉴赏家向往的瓦当壶、古钟壶、井栏壶、印包壶、秦权壶等,不呆板,不重复,无一不引人入胜。
宜兴紫砂壶是在唐宋因茶而起,在明代以质佳、实用而兴,在清代由器美、技绝而风行深入人心。现今紫砂壶和紫砂陶的繁荣就是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而来的。历代紫砂艺人,利用宜兴得天独厚的紫砂陶土,用灵巧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创作出了富有民族文化特色和艺术生命的紫砂陶艺珍品。
1994年5月5日,为弘扬中国历史悠久的紫砂文化,邮电部发行了《宜兴紫砂陶》特种邮票,全套4枚。
邮票图稿
发行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