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8 《红山文化玉器》特种邮票

  • A+
所属分类:2017邮票目录

红山文化是中国东北部地区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1935年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东郊的红山后遗址。红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和辽宁西部及河北北部,距今约6500-5000年。现正式考古发掘的红山文化玉器主要为红山文化晚期,距今约5500-5000年。1955年,中国考古学家尹达在《关于赤峰红山后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一文中,根据这里出土的陶器和石器特点分析,把分布在辽宁、内蒙古和河北交界的燕山南北及长城地带的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命名为红山文化。从此,红山文化得到正式命名。它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北方原始文化的代表,它与存在于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和存在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一样,都是中华古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山文化被世人誉为是“中华文明的曙光”。这一重大发现,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为夏代以前的“三皇五帝”传说,找到了实物依据,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使用的材质较多的是辽宁岫岩县细玉沟透闪石类的玉材,材料质地细密,硬度较高,色泽均匀。玉的颜色有苍绿、青绿、青黄、黄色,也有玲珑剔透的碧玉和纯白色玉。

造型深厚、凝重,既概括洗炼,重点部位突出,又有不同于一般特征的神韵。如红山玉器的动物造型,既生动,又拙朴、豪放。

表面多光素无纹,除玉龙额部或颚底有斜方形网纹和表现兽头眼部、牙齿的细阴线纹外,一个常见特点是压地线浮雕、凸弦纹、浅浮雕或称打洼,即在平面玉佩或圆雕玉器上磨出平整匀称的凹槽形纹饰,也称瓦沟纹。有些压地浅浮雕若隐若现,眼视不甚清晰,手摸感觉明显,凸弦纹在多数红山玉器都会见到。

工艺主要是各部位的过渡自然,表面光泽细腻,少有磨痕,除个别小型佩件大多无玻璃光。不论动物或器物,一般都有穿孔,多系对钻而成,也有从一面钻进的马蹄形孔,孔壁呈粗螺旋状,有的孔中部交接处出现错位棱台,也有的是对面蹭磨而成光泽无螺旋纹的孔,交接的薄层上钻一小孔。扁平器物在工艺上多两面加工,内外边缘成刃状,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天然沁色较少,较轻,常见的有雾状白色水沁、黄褐色土沁、红色沁、黑色沁,少数有绿色铜沁。红色类血沁和绿色铜沁,多出现在黑色或黄白色皮壳之下刚出土的红山玉器表面都有一层柔和的老玉特有光泽,不同于现代的油蜡抛光技术。

种类多样,以玉龙、玉凤和玉人等为代表。红山玉器的制作有着卓越的成就,在选材、纹饰、琢磨、抛光等方面达到了当时技术条件下的高水平,造型多为动物形和几何形器物,如玉龙、玉凤、玉鸮、玉龟、玉猪龙、勾云形器等玉器,工艺精湛,晶莹剔透,极具神韵。玉器多为礼器、神器,即沟通天、地、人、神的玉礼器,属纯粹的精神文化雕塑品。红山文化玉器年代久远,没有繁缛的纹饰和复杂的造型,其艺术造型具有简洁、朴素、大美的特点。红山文化是华夏文明早期的文化痕迹之一,其中的玉器雕琢简洁,图案形象直观,是中华象形文字的原始码,在历史长河中闪烁着中华文明之光。

2017年4月9日,为反映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玉器文化,中国邮政发行了《红山文化玉器》特种邮票,全套3枚。

邮票图稿

2017-8

发行设计

(3-1)T 玉龙 1.20元

(3-2)T 玉凤 1.20元

(3-3)T 玉人 1.20元

志号:2017-8

发行日期:2017年4月9日

邮票规格:30毫米×40毫米

齿孔度数:13.5度

整张枚数:18枚(6套,3枚连印)

整张规格:240毫米×150毫米

版 别:胶印(采用局部烫印、压凸工艺)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设 计 者:夏竞秋

摄 影 者:庞雷、孙力

资料提供:敖汉旗博物馆、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责任编辑:陈静芝

印 制 厂:河南省邮电印刷厂

升值空间

该票采用独特工艺印刷,而且设计优秀,题材尚可,具备黑马相,不过潜力一般,搜藏爱好者可以趁行情低迷介入其大版等潜力品种,也是不错的方法。

weinxin
我的微信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